用户中心
所有文章
People业务场景标准解决方案
一体化onboarding
组织人事
组织操作手册
人事操作手册
入职操作手册
假勤操作手册
薪酬操作手册
绩效操作手册
团队管理操作手册
员工自助操作手册
账号权限操作手册
审批流配置操作手册
报表操作手册
生态(IM)操作手册
第三方集成操作手册
高频问题操作视频
管理员实操线上培训课
常见问题
升级公告
班次配置
最后更新于 2025/10/31  

一、业务场景描述

  • HR根据公司规则,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班次规则,用于配置员工日常出勤班次的工作时间,以及相关的考勤计算规则;同时也影响员工的请假、加班、出差、外出时的规则及时长统计

二、配置指引

设置-假勤设置-班次管理

三、标准方案

标准方案1: 常见300人互联网班次设置

规则:早9点晚6点,中午12点休息1小时,全天8小时,允许弹性半小时

标准方案2: 商务团队下班免打卡

如果只需要员工在工作时间只打卡一次就可以,则可以配置下班免打卡,员工当天有上班打卡后,会在下班时间自动进行系统打卡

配置方法,其他配置同上,打卡范围取消【分别设置上下班的打卡范围】,工作时间需要勾选【下班免打卡】

标准方案3:自由工时考勤

自由工时使用路径:

  1. 设置考勤异常规则

  2. 设置考勤班次-工时类型选择自由工时,选择使用的异常规则

  3. 设置考勤组-选择考勤组类型-选择使用的自由工时班次

  4. 员工考勤

1)工作时间增加工时类型

  • 自由工时:新增,只需要配置工作时长、打卡的范围,休息时间可以不配置

说明:

  • 工作时长需要手动填写,这个时长是指不含休息时间的时长;

  • 打卡的范围即有效的工作时间范围,不能超过24小时;

  • 配置休息时间后,员工的实际打卡时段如果包含休息时间,会自动扣减相应的时长;

2)考勤异常规则

a、异常规则设置中,增加【日工时不足】的异常类型,用于计算自由工时班次当日工时不足的异常状态;暂不支持自定义的工时不足类型

b、添加异常规则时,需要选择适用的工时类型,其中【日工时不足】异常仅适用自由工时类型可以选择,迟到早退仅适用固定工时类型可以选择

c、班次选择异常规则时,会根据工时类型匹配,如果是自由工时类型的班次,只能选择适用自由工时的异常规则,固定工时类型的班次只能选择适用固定工时的异常规则;

四、班次新功能-按模板配置

支持引用预置规则及模块内的关联配置优化

业务场景&问题:

  • 假勤的规则配置复杂缺少引导和示例说明,对于复杂的功能增加了引用模板的能力;以及假勤预置规则过于简单,跟业务关联性较低,对预置规则进行了优化。

班次管理优化

  • 新建班次时支持引用模板

  • 班次的模板有种3类,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特定创建多个同类的班次

    • 严格固定工时

      • 班次时间固定,如09:00-18:00,员工需严格按上下班时间打卡

    • 宽松固定工时

      • 班次时间固定,员工可以弹性上下班,如在班次时间基础上可晚到晚走60分钟

    • 自由工时:

      • 没有固定的班次时间,员工在有效的打卡范围内完成上班时长要求即可

  • 引用模板后可以批量添加多个同类型的班次,支持快速复制;引用模板时可以修改班次的常见需要修改的信息

    • 严格固定工时、宽松固定工时

      • 可修改班次名称、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上下班打卡范围

      • 注意:按模板引用时,仅支持1次上下班,若为多次需要在班次内修改;休息时间也仅支持单段;

    • 自由工时:

      • 可修改班次名称、工作时长、上下班打卡范围

  • 引用模板时,其他设置会根据业务特定默认赋值,若需要修改可以添加后在创建好的班次内修改;默认值信息如下

    • 严格固定工时、宽松固定工时

      • 班次类型:公共班次

      • 班次时限:长期

      • 班次管理员:创建人

      • 备注:空

      • 上下班次数:1次上下班

      • 打卡时间范围:不分别设置

      • 工作时长:自动计算

      • 半天设置时间:根据上班时间~下班时间,自动取中间时刻,若中间时刻为休息时间内时,以休息的结束时间为半天设置时间

      • 加班规则:与关联的考勤组一致

      • 弹性考勤:

        • 严格固定工时:默认不勾选

        • 宽松固定工时:自动开启早到早走60分钟和晚到晚走60分钟

      • 晚走补偿:默认不勾选

      • 迟到早退豁免:默认不勾选

      • 记录考勤异常:默认选中初始化的固定工时的异常规则

      • 考勤异常豁免-实出勤:

        • 严格固定工时:默认不勾选

        • 宽松固定工时:默认勾选

      • 考勤异常豁免-打卡范围结束前:默认不勾选

      • 实出勤统计:默认勾选需扣除休息时间

    • 自由工时:

      • 加班规则:与关联的考勤组一致

      • 记录考勤异常:默认选中初始化的自由工时的异常规则

      • 实出勤统计:

        • 打卡时长统计:默认勾选

        • 申请请假/出差/外出的时间范围:默认不勾选

  • 支持批量复制班次,需先选择被复制的考班次及需要复制的规则

    • 可以选择停用和启用的班次

    • 粘贴的班次只能选择跟【复制的班次】一样的【工时类型】的启用状态的班次:即固定工时的班次仅能支持复制到固定工时的班次内,自由工时的班次仅能支持复制到自由工时的班次内

五、注意事项

1、工作时间

用于限定员工出勤的上下班时间,可以设置多个工作时间,最多支持6段工作时间

2、规则同享

用于配置员工在享受晚走次日补偿时,是否可以同时再享受弹性考勤,以及允许晚到或早走的时间,如果互相之间不允许同享,则按照 晚走次日补偿>弹性考勤>允许晚到/早走 的顺序进行考勤核算,命中优先级高的规则后就不再按后续的其他规则考勤;

  • 出勤符合晚走次日补偿时,可同时享受弹性规则
    例如:班次9:30~18:30,早到早走30分钟,即可以按09:00~18:00出勤,若晚走240分钟次日可以晚到1小时,符合条件时员工次日可以10:30~18:30点出勤,如果选择可同时享受弹性规则,则按早到早走30分钟,10:00~18:00打卡也可以;

  • 出勤符合晚走次日补偿时,可同时享受允许迟到或早退
    例如:班次9:30~18:30,若晚走240分钟次日可以晚到1小时,符合条件时员工次日可以10:30~18:30点出勤,如果选择可同时享受允许迟到10分钟,则员工10:40打卡不会算迟到;

  • 当天按弹性规则出勤时,可同时享受允许迟到或早退
    例如:班次9:30~18:30,早到早走30分钟,即可以按09:00~18:00出勤,如果选择可同时享受允许早退10分钟,则按早到早走30分钟,09:00~17:50打卡,不会算早退10分钟;

3、异常统计及异常豁免

a.异常统计

可以选择不计考勤异常,或根据自定义的异常规则进行核算,自定义异常配置路径:假勤设置-考勤异常设置

b.异常豁免

异常统计选择异常规则后,才可以配置异常豁免规则

  • *实际出勤时长≥应出勤工作时长可豁免异常
    根据弹性规则计算考勤结果后,如果员工在弹性范围的打卡时长≥应出勤的时长,则可以豁免迟到或早退的时长
    主要场景:员工上午或下午请假了,在弹性的工作时间范围内,员工按弹性时间出勤,减去请假的时间后,实际的出勤满足应该出勤的时长;
    例如:班次可以早到早走1小时,正常出勤时间09:30~18:30,休息12:30~13:30,全天工作时间范围可认为是08:30~18:30,应出勤工时8小时(不扣休息时间则为出勤9小时)
    员工08:30~10:30点请假2小时,应出勤6小时(不扣休息时间则为出勤7小时),应在10:30上班,17:30后下班,但如果11:30上班,18:30下班,也可以认为出勤工时足够,可以不算员工迟到,即可以在工作时间内(10:30~18:30)出勤时长≥剩余工作时长,则不计迟到或早退;若出勤时长不足,则按10:30~17:30出勤计算迟到早退的时长;

  • 当日考勤结束前,不计下班早退
    勾选后,如果是当日的考勤,上班打卡正常进行核算,如果核算时间<签到结束时间,则下班卡的早退、缺卡、旷工 都进行豁免,即不会自动计为异常,全天考勤打卡结束后核算再计算异常;
    主要场景:日常考勤机作为考勤打卡,同时用作门禁系统,员工在下午进出门后,记录会自动同步为打卡,此时员工实际并没有早退,当天结束前不需要计算这种异常;
    例如:员工9~18点上班,使用考勤机打卡,员工下午使用考勤机开门,会自动记录打卡,此时不需要计为早退(如果考勤结束前,没有下班打卡默认也不会计为下班缺卡),次日核算时再进行计算;

4、打卡范围限制区别

  • 分别配置上下班打卡时间范围:需要分别配置班次上班打卡的时间范围、下班打卡时间范围,在上班打卡范围内的最早打卡记录作为上班打卡,在下班打卡时间范围内的最晚打卡作为下班打卡,上班打卡和下班打卡时间范围不能重叠;

  • 不分别配置上下班打卡时间范围:只配置整个工作时间的打卡范围,在打卡范围内,班次下班前的第一次打卡作为上班打卡,打卡范围内最后一次打卡作为下班打卡;如果只有1次打卡,则结果为缺卡,若打卡时间离上班时间更近则是上班打卡,下班缺卡,反之则是上班缺卡;

    • 不分别配置上下班打卡范围的取卡说明:

      • 打卡范围内只有1次卡,则用应出勤时间(每一段工作时间分别计算,不计休息时间)一半的时间划分,判断打卡时间在前一半还是后一半范围,如果在前一半,则为上班打卡,这段工作时间下班打卡缺卡;如果在后一半,则为下班打卡,这段工作时间上班打卡缺卡;

      • 打卡范围内有≥2次打卡,且最早打卡时间<实际工作时间的下班时间,最早一次打卡为上班打卡,最晚一次打卡为下班打卡打卡;

  • 注意两种设置的区别,主要是对第一次打卡的处理,第一种设置明确限制了打卡范围,第一次打卡如果不在上班打卡范围内时就不会作为上班打卡,上班打卡的结果是缺卡;第二种配置,只要在全天范围内有两次及以上打卡,且第一次打卡时间在下班时间之前,则就会以第一次打卡为上班打卡,最后一次打卡分别计为下班打卡

5、自由工时班次特殊情况

1)考勤日期当天如果是自由工时的班次,即使配置了请假/出差/外出只需打一次卡也不会生效,仍然需要员工自己完成上班打卡和下班打卡

2)考勤修正

自由工时的考勤修正,为添加打卡的方式进行处理,最多可以添加5个打卡;

注意:自由工时班次不支持批量进行修正;

六、Q&A (持续更新中)

Q:目前休息时打卡的取卡范围过大无法自定义,导致可能有员工周日有加班,同时周一的上早班时,打卡记录会在周日的有效打卡范围内,周日的工时统计不对。

A:在班次管理内,支持对休息班次的统一设置

  • 员工当天为休息班次或无班次时,有效打卡范围按设置的规则统计

    • 可以设置休息时间和出勤时长统计是否扣除休息时间

未能解决您的问题?请联系
本篇目录
一、业务场景描述
二、配置指引
三、标准方案
标准方案1: 常见300人互联网班次设置
标准方案2: 商务团队下班免打卡
标准方案3:自由工时考勤
四、班次新功能-按模板配置
支持引用预置规则及模块内的关联配置优化
业务场景&问题:
班次管理优化
五、注意事项
1、工作时间
2、规则同享
3、异常统计及异常豁免
a.异常统计
b.异常豁免
4、打卡范围限制区别
5、自由工时班次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