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点花名册
说明
以员工异动记录作为主体,关联员工任职信息、员工异动变更记录(记录当前异动记录变更了哪个字段)、异动管理数据如部门、职务等,生成每个员工每一个生效日期最新生效的异动记录和关联的任职信息、变更记录,每个员工每个异动生效日期仅返回一条数据
使用场景
时点花名册,可根据查询日期获取最新生效日期的员工异动任职信息
数据统计,可统计不同日期或者周期下,员工相关属性的数量
历史花名册月度留档
关联出勤月报、薪酬核算结果等,进行月度人数业务统计
实体连接和默认筛选条件
【默认筛选条件】
异动后部门
异动前部门
合同协议
指标 | 指标描述 | 公式与筛选 |
时点在职人数1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对应时间点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在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3-15,查询2025-03-15在职人数为300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
时点在职人数2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对应时间点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离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3-15,查询2025-03-15在职人数为297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
期初在职人数1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初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在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3-01,查询2025-03月期初在职人数为300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第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第一天 |
期初在职人数2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初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离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3-01,查询2025-03月期初在职人数为297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第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第一天 |
期末在职人数1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末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在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3-31,查询2025-03月期末在职人数为300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
期末在职人数2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末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离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3-31,查询2025-03月期末在职人数为297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
上期期末人数1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初前一天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在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入职日期为2025-03-01,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2-28,查询2025-03月上期期末在职人数为297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上一周期最后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上一周期最后一天 |
上期期末人数2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初前一天的在职人数,离职日期当天记为离职状态 示例:企业现有在职人数300人,其中3人入职日期为2025-03-01,其中3人离职日期为2025-02-28,查询2025-03月上期期末在职人数为294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员工状态 = "在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是否当天最新异动 = "是"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上一周期最后一天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失效日期 > 通用时间.上一周期最后一天 |
平均在职人数1 | 说明:(期初在职人数1+期末在职人数1)/ 2 ,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示例:期初在职人数为:322,期末在职人数为:303,平均在职人数为312.5,取整后为312 | 公式:(期初在职人数1+期末在职人数1)/ 2 ,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筛选:- |
平均在职人数2 | 说明:(期初在职人数2+期末在职人数2)/ 2 ,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示例:期初在职人数为:322,期末在职人数为:303,平均在职人数为312.5,取整后为312 | 公式:(期初在职人数2+期末在职人数2)/ 2,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筛选:- |
平均在职人数3 | 说明:(上期期末人数1+期末在职人数1)/ 2 ,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示例:上期期末在职人数为:322,期末在职人数为:303,平均在职人数为312.5,取整后为312 | 公式:(上期期末人数1+期末在职人数1)/ 2,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筛选:- |
平均在职人数4 | 说明:(上期期末人数2+期末在职人数2)/ 2 ,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示例:上期期末在职人数为:322,期末在职人数为:303,平均在职人数为312.5,取整后为312 | 公式:(上期期末人数2+期末在职人数2)/ 2,向下舍去,保留整数 筛选:- |
期间入职人数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入职人数,当月多次离职再入职会被累计统计,包含因实习生转正式产生的离职再入职 示例:3月1号入职2人,其中1人3月10号离职,3月15号再次入职,另外有1实习生在3月20号通过离职再入职完成转正式,则3月入职人数为4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事件类型 包含 ("入职"、"重新入职")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 |
入职率1 | 说明:期间入职人数1/ 平均在职人数1[(期初在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2],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入职人数:12,平均在职人数:312,入职率:3.82% | 公式:期间入职人数1/ 平均在职人数1,百分比 筛选:- |
入职率2 | 说明:期间入职人数1/(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入职人数:12,期初在职人数:322,入职率:3.59% | 公式:期间入职人数1/(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 筛选:- |
期间异动人数1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异动人数,异动生效日期介于包含期初和期末且异动类型包含调动、晋升、降职,同一天多次异动会被累计统计 示例:3月1号调动2人,3月3号晋升2人,3月15号降职2人,期间异动人数:6人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第一天 且 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且 异动类型 包含 ("调动"、"晋升"、"降职") |
期间异动人数2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异动人数,异动生效日期介于包含期初和期末且部门、职位/职务、职级、工作地点发生过变化,同一天多次异动会被累计统计 示例:3月1号部门调动2人,3月3号职级晋升2人,3月15号职位/职务调整2人,期间异动人数:6人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第一天 且 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且 (异动前部门 != 异动后部门 or 异动前职位 != 异动后职位or 异动前职务 != 异动后职位or 异动前职级 != 异动后职级 or or 异动前工作地点 != 异动后工作地点) |
期间转正人数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转正人数,转正日期介于包含期初和期末 示例:3月1号转正2人,3月15号再次转正1人,则3月转正人数为3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事件类型 = "转正" AND 员工任职异动记录.实际生效日期 = 通用时间 |
期间试用期人数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处于试用期的人数,试用期截止大于等于期初且入职日期小于等于期末 示例:3月15号转正1人,3月20号处于试用期的离职1人,截止3月底在职试用期员工有15人,则3月试用期人数为17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信息.员工ID) 筛选:试用期截止日期>= 通用时间.第一天 且 入职日期<=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
期间离职人数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离职人数,当月多次离职再入职会被累计统计,包含因实习生转正产生的离职再入职 示例:3月1号离职2人,其中1人3月10号重新入职,3月15号再次离职,另外有1实习生在3月20号通过离职再入职完成转正,则3月离职人数为4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第一天 且 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且 异动类型 包含 ("主动离职"、"被动离职"、"实习结束") |
期间主动离职人数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主动离职人数,当月多次离职再入职会被累计统计,离职类型为主动离职 示例:3月1号离职2人,其中1人3月10号重新入职,3月15号再次离职,均为主动离职,另外1人是被动离职,则3月离职人数为2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第一天 且 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且 异动类型 包含 ("主动离职") |
期间被动离职人数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被动离职人数,当月多次离职再入职会被累计统计,离职类型为被动离职 示例:3月1号离职2人,其中1人3月10号重新入职,3月15号再次离职,均为主动离职,另外1人是被动离职,则3月离职人数为1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异动记录.任职变动记录ID ) 筛选: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第一天 且 生效日期<=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且 异动类型 包含 ("被动离职") |
期间试用期离职人数 | 说明:根据通用时间,获取期间内累计的试用期离职人数,当月多次离职再入职会被累计统计,离职日期早于等于试用期截止日期 示例:3月1号离职2人,其中1人入职仅1月未过试用期且3月10号重新入职,3月15号再次离职,另外1人是已经转正的老员工,则3月试用期离职人数为2 | 公式:countd(员工任职信息.员工) 筛选:离职日期>= 通用时间.第一天 且 离职日期<= 通用时间.最后一天 且 离职日期 <= 试用期截止日期 |
离职率1 | 说明:期间离职人数1/平均在职人数1 [(期初在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2],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离职人数:12,平均在职人数:312,离职率:3.82% | 公式:期间离职人数1/平均在职人数1,百分比 筛选:- |
离职率2 | 说明:期间离职人数1/(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离职人数:12,期初在职人数:322,期间入职人数:12,离职率:3.59% | 公式:期间离职人数1/(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 筛选:- |
主动离职率1 | 说明:期间主动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 [(期初在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2],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主动离职人数:12,平均在职人数:312,主动离职率为3.82% | 公式:期间主动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百分比 筛选:- |
主动离职率2 | 说明:期间主动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主动离职人数:12,期初在职人数:322,期间入职人数:12,主动离职率为3.59% | 公式:期间主动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 筛选:- |
被动离职率1 | 说明:期间被动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 [(期初在职人数+期末在职人数)/2],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被动离职人数:12,平均在职人数:312,被动离职率为3.82% | 公式:期间被动离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1 ,百分比 筛选:- |
被动离职率2 | 说明:期间被动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被动离职人数:12,期初在职人数:322,期间入职人数:12,被动离职率为3.59% | 公式:期间被动离职人数/(期初在职人数1+期间入职人数1),百分比 筛选:- |
试用期离职率 | 说明:期间试用期离职人数/期间试用期人数,百分比,向下舍去,保留2位小数 示例:期间试用期离职人数:2,期间试用期人数:22,试用期离职率为9.09% | 公式:期间试用期离职人数/期间试用期人数,百分比 筛选:- |